高效过滤器(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,简称 HEPA)是空气净化领域的核心设备,主要用于截留空气中0.3μm及以上的微小颗粒物,过滤效率通常可达99.97%以上。其核心原理基于多种过滤机制的协同作用,而非单一物理过程。
一、核心过滤机制:多种作用协同拦截颗粒物
高效过滤器的滤材通常是由超细玻璃纤维、聚丙烯纤维或PTFE(聚四氟乙烯)等材料制成的“纤维毡结构”—纤维随机交错形成密集的三维孔隙,
颗粒物通过滤材时,会因以下机制被逐步截留:
1、惯性碰撞
当空气流携带颗粒物穿过滤材时,空气会因纤维阻挡而发生“绕流”;但粒径较大、质量较重的颗粒物因惯性较大,无法跟随空气快速改变运动方向,会直接“撞向”纤维表面,最终被截留。
适用场景:颗粒物粒径越大、气流速度越快,惯性碰撞作用越强,是拦截较大颗粒物的主要机制。
2、拦截效应
对于粒径较小、质量较轻的颗粒物,其惯性不足以发生“碰撞”,但会随气流绕流至纤维附近;当颗粒物与纤维表面的距离小于“颗粒物半径”时,颗粒物会被纤维表面直接“钩住”或吸附,此过程称为拦截效应。
关键特点:无需颗粒物主动碰撞,仅依赖气流绕流时的“近距离接触”。
3、扩散效应
对于粒径极小的颗粒物,其在空气中会因“布朗运动”而偏离气流方向,像“随机游走”一样主动接触到纤维表面,最终被吸附。
反向特点:颗粒物越小、气流速度越慢,布朗运动越剧烈,扩散效应越强。
4、重力沉降
部分粒径极大、密度高的颗粒物(如粗粉尘、金属碎屑),在气流速度较慢时,自身重力会超过气流的携带力,逐渐沉降到滤材纤维表面,实现截留。
局限性:仅对大粒径、高比重颗粒物有效,且依赖较低的气流速度,在高效过滤器中属于“辅助机制”。
5、静电吸附(需滤材带静电)
部分高效过滤器会通过特殊工艺让滤材纤维携带永久静电荷;当颗粒物(即使中性颗粒也会因感应带电)穿过滤材时,会被静电力吸附到纤维表面,无需依赖气流阻力。
优势:可提升对微小颗粒物的过滤效率,同时降低滤材的气流阻力(减少能耗),是现代高效过滤器的重要优化方向。
二、关键补充:为何以“0.3μm”为核心测试粒径?
高效过滤器的效率标注(如99.97%)通常以0.3μm 颗粒物为测试基准,核心原因是:
0.3μm是“最难过滤的粒径”—此粒径的颗粒物,恰好处于“扩散效应减弱、惯性碰撞/拦截效应尚未强效生效”的效率低谷。因此,能高效截留0.3μm颗粒物的过滤器,对其他粒径的颗粒物必然有更高的过滤效率。
三、滤材结构对原理的影响
高效过滤器的过滤效果不仅依赖机制,还与滤材的纤维直径、孔隙率、厚度直接相关:
纤维直径越小:单位面积内纤维数量越多,颗粒物与纤维的接触概率越高,拦截/扩散效应越强;
孔隙率适中:孔隙率过高会导致纤维间距过大,颗粒物易穿透;孔隙率过低会增加气流阻力,导致能耗上升;
滤材厚度越大:颗粒物在滤材内的停留路径越长,与纤维的碰撞/吸附机会越多,过滤效率越高,但同样会增加气流阻力。
高效过滤器通过惯性碰撞、拦截、扩散、重力、静电多种机制的协同作用,实现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高效截留,其中0.3μm粒径的过滤效率是其性能的核心衡量标准。

广东赛特净化设备有限公司工程项目服务范围:洁净车间、无尘车间、百级生产车间、食品厂洁净车间、食品厂无尘车间、GMP车间、药厂生产车间、实验室、微生物实验室、胶囊洁净车间、胶囊无尘车间、干细胞实验室、冻干粉针剂洁净车间、冻干粉针剂无尘车间、电子厂无尘车间、锂电池车间、锂电池洁净车间、锂电池无尘车间、手术室、试剂室、胶体金生产车间、胶体金洁净车间、生物实验室、PCR实验室、医疗器械无尘车间、医疗器械洁净车间、药厂洁净车间、药厂GMP车间、电子厂洁净车间、单晶硅洁净车间、单晶硅无尘生产车间、保健品洁净车间、保健品无尘车间、保健品GMP车间、大输液洁净车间、针剂洁净车间、印刷车间、二极管洁净车间、二极管无尘车间、压片糖洁净车间、压片糖无尘车间、奶粉洁净车间、奶粉生产车间、奶粉无尘车间、电子材料洁净车间、电子材料无尘车间、口罩洁净车间、口罩生产车间、光学材料无尘车间、光学材料洁净车间、光学材料生产车间。
广东赛特净化设备有限公司联系方式:020—38090335 380903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