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环境参数
1 、温湿度
ASHRAE标准,电子设备环境分为1~4级及NEBS级,不同等级对应不同温湿度控制范围。其中1级(企业服务器、存储设备)要求最严格,推荐温度20-25℃,相对湿度40%-55%,温度变化速率≤5K/h。NEBS级(开关、传输设备)允许温度范围18-27℃,相对湿度最大55%。我国《数据中心设计规范》(GB50174-2017)则将机房分为A、B、C三级,A级主机房设计温度23±1℃,相对湿度45%-65%,与ASHRAE1级要求基本一致。需注意的是,温湿度参数并非“越低越好”,过度追求低温(如低于20℃)会导致空调负荷增加15%-20%,而合理提升温度(如23-25℃)可减少制冷能耗,同时不影响设备寿命—现代服务器设计耐受温度已达32℃,留有充足安全余量。
2 、洁净度与新风
空气中的尘粒、腐蚀性气体是电子设备的“隐形杀手”。数据中心循环空气过滤器需达到MERV11(1级、2级)或MERV13(NEBS级)标准,过滤效率≥85%(针对0.3-1μm颗粒);新风需经预处理,去除硫化物、氯化物等腐蚀性气体,避免印刷电路板金属薄膜腐蚀。新风量设计需兼顾“正压维持”与“能耗控制”。
3、气流速度与分布
机柜进风速度直接影响散热效率,通常要求冷通道风速0.5-1.5m/s,确保冷风均匀进入机柜;热通道风速可适当提高至1.2-2m/s,加速热空气排出。气流速度需与机柜散热需求匹配,一般情况下,10kW机柜的进风量需达到1800-2000m³/h,若风速不足,会导致机柜出风口温度超过35℃,触发设备降频。
二、负荷特性
1 、负荷构成
一般情况下,数据机房负荷占数据中心总负荷的75%左右,UPS室占约15%,二者合计近90%。数据中心负荷以设备显热为主(显热比>0.9),散湿量极小(主要来自工作人员,每百人散湿量仅1.2kg/h),空调处理过程可近似为“等湿冷却”。具体来看,设备散热包括:服务器、存储设备约占总负荷60%-75%,散热集中在机柜前门(进风侧);UPS、电池室约占15%-20%,UPS逆变过程发热稳定,电池充放电时散热量增加30%;照明、其他设备及工作区的舒适性空调负荷占比<5%。
2、负荷特性
与常规建筑“夏冷冬热”不同,数据中心全年需制冷。一般大型数据中心夏季冷负荷达到最大,而冬季基本无热负荷,需持续散热。即使在北方地区,冬季机房仍需制冷,这为“自然冷源利用”提供了可能。另一个关键特性是“动态增长”,一般情况下,数据中心设施寿命20年,但IT设备每2-5年更换一次,功率密度从初期3kW/机柜增至后期10kW/机柜是常态。因此,空调系统设计需预留30%-50%的扩容空间,随着数据存储量及处理量增长,大多数数据中心都有后期扩容需求。
3、负荷计算
负荷计算需遵循“按设备实际功耗”原则,而非估算。已知设备参数时:按“设备额定功率*同时使用系数(0.7-0.9)”计算;未知参数时:参考行业标准,普通机柜2-5kW,高密度机柜8-15kW,UPS室按装机容量的10%-15%计算(整流、逆变损耗)。同时,计算结果需乘以1.1-1.2的安全系数,应对突发负荷(如设备满负荷运行)和环境干扰(如夏季极端高温)等。
三、空调系统架构设计
1 、冷源类型
水冷冷水机组(主要为离心式):适用于超大型数据中心(冷负荷>5000kW),优势是容量大、能效高,缺点是部分负荷下效率下降,需搭配变频或者部分磁悬浮冷机等提高部分负荷状态下的能效。风冷热泵机组:适用于中小型数据中心(冷负荷<2000kW)。风冷机组无需冷却水系统,安装便捷,但COP较低(3.0-3.5),且因冬季一般无制热需求,相比较舒适性空调,风冷热泵机组在数据中心空调系统中的适应性更好。自然冷源系统:利用室外低温节能,在冬季低温较低的地区,采用“冷却塔+板式换热器”的免费冷系统供冷替代机械制冷,节能率可达30%以上。一般情况下,自然冷源利用需在室外温度<室内回风温度10℃以上的情况下,而中国北方地区全年可利用时间达4~6个月,南方地区则可能只有2~3个月。
2、 水系统设计
冷水系统采用“一次泵负荷侧变流量”是目前大型数据中心水系统空调的主流方案。通过变频水泵调节流量,随负荷变化动态调整,当冷负荷降至50%时,水泵功耗可降低60%(遵循“流量二次方定律”)。 为确保水力平衡,系统需设置分、集水器,每个环路安装平衡阀,大型数据中心宜采用“同程系统”,减少各末端的水力失调(温差≤2℃);中小型可采用“异程系统”,降低造价,但需通过平衡阀精确调试。 同时水质控制也不可忽视,冷冻水PH值一般需保持在7~9之间,硬度<200ppm(以CaCO₃计),需定期添加缓蚀剂、阻垢剂,避免管道腐蚀和换热器结垢,一旦结垢会使换热效率下降10%~20%,增加能耗。
3 、冗余设计
根据规范要求,A级数据中心需满足“全年无间断运行”,冷源冗余是关键。比如有些数据中心空调采用“N+N”冗余,单台故障时备用机组15分钟内投入;同时设置“双冷源末端”—末端机组既接冷冻水管,又接直接蒸发式冷媒管,当冷冻水系统故障时,自动切换至冷媒系统,确保机房不中断供冷。冗余设计还包括:水泵:一用一备,互为切换;冷却塔:单塔故障时,其余冷却塔仍能满足70%以上负荷;电源:冷源设备接入双回路供电,配合柴油发电机,应对停电风险。蓄冷:采用冰蓄冷、水蓄冷等蓄冷方式,确保停电后半个小时以内数据中心用冷需求。
4 、末端系统
末端系统是“冷量输送到设备”的最后环节,其设计直接影响散热效率,同样的冷量,因气流组织不合理,可能导致局部过热(热点温度差>5℃)。气流组织,数据中心机房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设计,确保冷热分离是核心,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:地板下送风+上部回风:最常用方案,可将架空地板高度设置成600mm高,以形成静压箱,冷风口布置在冷通道地板,冷风直接进入机柜进风侧(前门),吸收热量后从机柜后门(热通道)排出,经上部回风口返回空调机组。这种设计避免冷热空气混合,送风效率可提升20%~30%。冷通道封闭+热通道回风:数据强化散热方案,在高密度机房(机柜功率>8kW)采用冷通道封闭(加装玻璃或板材),将冷风约束在冷通道内,避免扩散损失;热通道顶部设置专用回风管,直接将热风抽至空调机组,可进一步减少冷量损耗。上送风方式:适用于无架空地板场景,上送风需将送风口对准冷通道,风速控制在1.5-2m/s,确保冷风下送至机柜进风侧;回风口设在热通道顶部,形成“下送上回”的气流循环。
5 、末端设备选型
机房专用空调:适用于中小型机房,自带制冷、加湿、过滤功能,可直接落地安装,无需集中冷源。一般300m²以下机房可采用该类型,单台制冷量5-20kW,按“每20-30kW冷负荷配置1台”布置。风机盘管+新风系统:适用于辅助区域,数据中心的办公、餐饮等舒适性区域可采用该系统,夏季供冷、冬季供暖,独立控制温度(夏季25℃,冬季18-20℃)。行级空调:适用于高密度机柜,贴近机柜安装,送风距离短(<3m),冷量直达设备,可解决“局部热点”问题。一般情况下,10kW以上机柜搭配行级空调,与房间级空调形成“主辅结合”。
6 、机柜布局
机柜布局需配合气流组织,核心原则是“冷通道进风,热通道排风”。传统“机柜同向排列”会导致前一台机柜的热风被后一台机柜吸入(气流短路),进风温度升高3-5℃,散热效率下降。建议在数据机房机会布置方案设计阶段,空调专业要求采用面对面、背靠背”排列:相邻机柜前门相对(形成冷通道),后门相对(形成热通道);冷通道宽度1.2-1.5m,热通道宽度0.8-1.0m;机柜顶部安装盲板,封闭未装机柜的空位,避免冷风直接从顶部流失。降低机柜进风温度,避免出现显热点印象局部设备运行。
四、控制系统
1 、监测参数
需监测的核心参数包括:环境参数:冷通道温度(23±2℃)、热通道温度(<35℃)、相对湿度(45%-65%);设备参数:冷水机组出水温度(7℃)、流量、压力;末端送风温度、风量;能耗参数:各设备功率、总能耗、COP实时值。重要参数需在中控室实时显示,异常时自动报警(如冷通道温度>26℃时触发预警)。
2 、调节策略
冷源调节:设置冷机群控系统,根据总冷负荷动态启停机组,负荷<30%时开1台,30%~60%时开2台,>60%时开3台;同时调节出水温度(夏季7℃,过渡季8-10℃),提高机组COP。部分负荷时,各台冷机交替开启,确保各台冷机运行总时长接近,提高整体运行寿命。末端调节:根据冷通道温度调节送风量—温度升高时提高风机转速,温度降低时降低转速,避免过冷。自然冷源切换:当室内回风温度高于室外10℃时,自动切换至冷却塔供冷,低于10℃时切换回机械制冷,实现节能与可靠性平衡。
3、应急控制
控制系统需预设应急程序:冷源故障时:立即启动备用机组,同时末端切换至备用冷源;局部热点时:自动提高该区域末端送风量,或开启临时移动空调;停电时:柴油发电机优先保障空调关键设备(水泵、末端风机),维持最小供冷量(满足设备最低散热需求)。

广东赛特净化设备有限公司工程项目服务范围:洁净车间、无尘车间、百级生产车间、食品厂洁净车间、食品厂无尘车间、GMP车间、药厂生产车间、实验室、微生物实验室、胶囊洁净车间、胶囊无尘车间、干细胞实验室、冻干粉针剂洁净车间、冻干粉针剂无尘车间、电子厂无尘车间、锂电池车间、锂电池洁净车间、锂电池无尘车间、手术室、试剂室、胶体金生产车间、胶体金洁净车间、生物实验室、PCR实验室、医疗器械无尘车间、医疗器械洁净车间、药厂洁净车间、药厂GMP车间、电子厂洁净车间、单晶硅洁净车间、单晶硅无尘生产车间、保健品洁净车间、保健品无尘车间、保健品GMP车间、大输液洁净车间、针剂洁净车间、印刷车间、二极管洁净车间、二极管无尘车间、压片糖洁净车间、压片糖无尘车间、奶粉洁净车间、奶粉生产车间、奶粉无尘车间、电子材料洁净车间、电子材料无尘车间、口罩洁净车间、口罩生产车间、光学材料无尘车间、光学材料洁净车间、光学材料生产车间。
广东赛特净化设备有限公司联系方式:020—38090335 38090331